2015年7月9日 星期四

德国笔会秘书长韦斯纳(H. Wiesner)先生谈柏林诗歌节产生的争议

六月二十五号柏林诗歌节邀请了两位来自大陆的诗人及流亡德国的著名作家、诗人廖亦武举行了一场对谈。对谈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德国笔会秘书长特别为此给主办者写了一封质疑信。以下是记者天溢发自德国的采访报道。

柏林诗歌节,是在德国享有重要影响的文学活动,今年是第十六届。六月二十五号诗歌节举行的一场有关中国当代诗歌及诗人的对谈和朗诵会。座谈会邀请了两位来自中国大陆的诗人,及流亡德国的著名作家廖亦武先生。由于这场对谈讨论会主持人的主持方法,对谈内容,诗人的态度,使得这场对谈会及其后的朗诵会,从当晚开始,一连多日在德语和中文世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记者获悉,出席讨论会的德国笔会前秘书长韦斯纳(Herbert Wiesner)先生还为此特别给是诗歌节的主持人,沃尔法特先生写去了一封措辞激烈的批评信。这个反应在德国文学界可以说是相当不同寻常。为此,记者七月八号中午采访了韦斯纳先生。

韦斯纳先生,今年八十岁,专门从事文学批评,一九八五年在柏林创办了柏林文学之家,并且担任主席到二零零三年。由于他同时也长期担任过德国笔会秘书长,因此对于中国国内作家的处境,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刘晓波的被捕关押,有着清楚地了解。他曾经到挪威奥斯陆出席过刘晓波不能出席的诺贝尔和平奖颁奖典礼,参与过刘晓波夫人刘霞女士今年在柏林举办的摄影展,并且撰写过很多有关廖亦武的著述的评论。
关于二十五号的这场讨论会,韦斯纳先生评述说:这个诗歌节举行一个有关中国的节目是很正确的。但是如果从中国国内邀请诗人,那就要知道他们能被允许说什么,他们又能说什么。但是女主持人并不清楚这些。就我来看,主持人裴雪(Sabina Peschel)女士根本没有认真地看到,她所邀请的对谈的人是非常不同的人。例如,从中国邀请来的臧棣是被官方完全承认的诗人。这位老道的臧棣在大学教授诗歌,出版了很多书籍,得到中国官方公开的认可。而在另一方面是廖亦武,他现在生活在柏林。人们必须要说的是,他是一位难民,是从中国通过越南逃亡到德国来的。在中国他无法生存,必须要长时间隐藏,秘密“逃跑”。人们必须清楚,这两种人在一起时出现的困难情况。但是显然主持人并没有意识到这点。
德国笔会秘书长韦斯纳(H. Wiener)先生谈柏林诗歌节产生的争议 - zhongweiguang - zhongweiguang的博客
 为此,韦斯纳先生具体对比解释说:这使我想起了我们德国一九三三年时发生的事情。纳粹掌权后发生了焚书,对作家的迫害及作家被迫流亡。由于三三年国际笔会的会上德国笔会与流亡作家会面的令人震惊的态度,德国笔会被开除出国际笔会。现在廖亦武在柏林和这些作家的会面情况也是同样会让人震惊的。
人们对此同时要想到的是对谈的题目,主持人提出的问题不是关于诗歌的一般性的问题,而是关于“诗歌的颠覆性”问题。什么是颠覆性?颠覆性就是要反对占统治地位的意见或者是规定,颠覆是一种对抗。主持人对此并没有解释清楚。我不敢肯定,那些来自中国的诗人是否真的明白他们谈的是什么。

对此,韦斯纳先生再次以臧棣为例说明说:当主持人问他,什么是好的诗歌,他说,诗必须有“精致的氛围”。对此,文学评论家韦斯纳先生非常明确地说,这种说法和诗歌毫无关系。在诗歌史上我们有非常著名的例子来说明在困难时期的诗歌是什么。保罗·策兰的诗歌就是在困难的时候,被迫害的时候,逃亡的时候,被谋杀的时候写下的。这些诗歌和所谓“精致的氛围”毫无关系。“精致的氛围”不过是一种沙龙里的闲扯。

为此,韦斯纳先生更进一步说,当我们公开谈论颠覆的时候,我们就要想到公开谈论它在中国将遇到的问题。我们要知道我们要颠覆的对象是谁。我们必须承认,在中国现在发生的事情是我们不能够容忍的。政府对人权的践踏是我们不能够接受的。人权问题是我们思想的基础,谁如果蔑视,忽视了这个问题,他就根本不可能写出好的诗歌!“精致的氛围”这种说法不能够掩护任何人,这完全是一种虚伪的说法。

对于诗歌节的主办者,韦斯纳先生最后批评说,当主办者邀请一位德国之声的人来主持这个节目的时候,就要想到,德国之声的撰稿人高·Yu,因为言论被判七年徒刑,关押在监狱,而这位主持人在德国是不能够对此沉默,不谈这个问题的。然而她没有谈这个问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