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6日 星期二

人味儿与人生 ——看相声大师马三立先生纪念片感

1.父母恩情、人生伦理比党大

昨天上网在youtube上看到相声大师马三立的纪念专片。专片介绍的内容几乎都是底层的笑话趣味、为人处事,但是让你感到处处闪烁着生命和生活的智慧光芒,处处让你回味无穷,甚至不能自拔。
生于一九一四年的马三立先生,三十五岁前,出生、从艺、为生在中华民国,三十五岁后至八十九岁辞世,在共产党中国颠簸五十四年。前三十五年虽有坎坷、穷迫、劳累,可不曾受过整肃和失去自己选择自己生活的可能;后五十四年,有十九年右派生涯——是人下人,被整肃、专制的对象,有三十三年则只有仰当权者鼻息,揣摩当权者意思说笑话的可能。这一段生活,不仅没有了早年穷苦的自由,而且根本就是宫廷外的弄臣,因为即便是说好话、拍马屁,都不是随便的。主子们的分歧随时可能恨棒打人打到了你身上。事实上,吴晗、老舍们、赵丹们、周信芳们的挨整都是如此。底层的马三立当然也不可能够逃脱这个命运。所以,这个不但诛身,而且诛心,不但诛心,而且祸及前生后世、九族亲友,唯权力为第一的共产党专制,绝非是到那时已经是三十五岁了的马三立可以想到、估计到的主子。它是中国千古没有过的“极”权专制。
传统集权集的是权,可共产党极权“极”的是一切,连你们家祖宗八代,簸箕扫帚,猫狗鸡鸭都要管到、专制到。所以共产党来了之后,可以让中国的城市乡村中没了妓女、没了性,没了狗、没了雀,没了“色”,也没了“空”。马三立当然不懂这些,所以他用普通的人心来对待这个尚黑的黑党,用积极的逢迎迎来了一生的迫害,没了相声、也没了可以自由地取悦升斗小民和自己的另一种人生。
马三立到死大约也没有明白为什么招致迫害,因为就在这个片子中我看到,马三立居然到死也没有没有失去他信奉的生活伦理,失去人性。
在片子的结尾,二〇〇一年马三立八十七岁在告别舞台演出的时候,他居然用来做总结的还是幼时受到的教育与感悟。在这个感言中,尽管马三立先生把儿时的铭言:“人生在世命凭天,莫把那报应当作虚言”,为了适应这个已经变成唯物主义的党国社会而改成了:“人生在世心不要偏”,可你往下听,他还是没有偏离中国人最根本的做人的原则及伦理。因为这意味着,为人做事,心不偏是第一,共产党每时每刻强调的“忠党爱党”绝对不是第一,“心”一定要管着“党”!
人们不妨更仔细、认真听一下、琢磨一下,被整肃修理了五十二年之后的马三立最后一次在台上说的话。是如何告诫世人,告诫中国民众的。他说:
“人生在世心不要偏,莫把那报应当作虚言,论理说,借人家一升还人一个满,借人五两把半斤还。(你)不用南去烧香北还愿,在家中,‘一双活佛’未动弹,在家中,孝顺你的父和母,也不必千里烧香奔泰安,父母的恩情有多么重,父母的恩情重如泰山……”
马三立老先生说的是“父母为大”,“公正对待同胞为大”……,就为这,铁桶般统治了五十多年的共产党难道不感到恐惧吗?
共产党改造了马三立一辈子,管制了他一辈子,可告别的时候,在那个“党”无所不在地控制一切的舞台上,那个党彻底垄断的广播中,马三立居然堂而皇之、大声疾呼的还是,家里的“一双活佛”——“父母”的恩情重如山,人生在世,不如此的人,“莫把报应当作虚言!”
这就是说,人生中最重要的还是人之伦理。有伦理才有人味儿,如是而已,这是最简单、明白的道理!
其实在这个意义上,马三立也已经说出了这道理的另外一面:那就是谁把“党”放在“父母”之上,谁就是欺佛、欺天、欺世、欺人!这样的“党国为大”不是我们中国人的!而这就告诉我们:一部当代中国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史,在任何有人味的地方,一定如马三立在台上宣示的,“党”永远是被置于被审判、被鞭挞的地方。

2.马三立对共产党说,莫把报应当虚言

这部在共产党控制下拍摄的马三立纪念片,当然充满颠倒黑白,指鹿为马,继续亵渎、消费马三立遭受过的苦难,蹂躏马三立的真实爱憎。但是它却无法用谎言和扭曲彻底掩盖事实,任何稍微有一点智力的而你都能够看到那残酷的后五十年的事实。因为它不仅残酷,而且根本就是罪恶!因为就是马三立的子孙至今都依然不敢正面面对。
穷苦、艰难不是罪恶,只有不择手段,不顾伦理的迫害和谎言才堪称是罪恶。这部介绍马三立的专片让人看到,共产党已经到了无法掩盖它曾经犯下的和正在犯下的罪恶的状态,他昨天说左,今天说右,好话说尽、坏事做绝,迫害和谎言到处存在,既掩人耳目,也无法自圆其说。
在这部片子中,为了说明共产党社会如何好,他它记述了马三立在四九年以前穷苦生活中的奋斗和挣扎。这当然是真的,因为人被抛进的这个世间“社会”,它并不是公平的天国。但是在一个承认秩序和伦理为“大”的社会,而不是党大于法,大于任何伦理的社会,人还是能够逃避和选择。马三立在任何一个地摊和舞台还可以抖他自己所想到的,让来听他的相声的民众笑的包袱。可是到了四九年后——共产党社会,马三立,无论在哪里,他都不再敢随便抖自己的想法和包袱了。他绝对不敢再为来听他相声的人说他们所喜爱的相声。因为从四九年后,马三立只能说共产党爱听的,能听得进去的。而就是这样,歌颂却也是危险的。马三立因为一个歌颂新社会的新段子——“买猴”,当了十九年的右派,离别了舞台十九年。这不仅马三立自己在四九年前是无法想象的经历,也是任何生活在一般社会,如西方的人,以及其它地区的华人所无法想象的。可这是事实,最残酷的人生事实。
但是即便如此,谁又能够否认,马三立到死,包括他的儿孙们到现在,依然不敢彻底地,完全面对那些无辜的迫害事实。他们谁也不敢要求一个马三立在台上所说的——“报应”,一个真正如传统中的对父母的最为根本的孝顺,即,面对曾经对你的父母进行过半个世纪蹂躏和迫害的人,让你的父母活得不像人的人说一个“不”,唱一句:“鸡鸣犬吠五更天,越思越想好伤惨。……父母的冤仇化灰烟。对天发下宏誓愿,我不杀平王心怎甘”, 让那些人永远不敢再随心所欲迫害他人及他们的父母!
这真的才是最悲惨的事情——六十多年的统治,那个社会的中国人已经失去了演唱《文昭关》的能力和感觉。
但是,仔细想来这对于马三立却不一样。他无论是七十年代他在农村中,还是九十年代的舞台上,还是最后的告别,马三立展现的还是做人的根本的气质和信念。因为幼年后步入的人生已经决定了舞台是马三立的生命——相声,遵照传统做人是马三立的生命。尽管从五九年后,在四十五岁,无论人生还是艺术最好的时候,马三立失去了为生的最根本的东西,说相声的舞台,然而他失去的却只是展示的可能,他内心中,精神中,生命中的神髓,却是任何人、任何外在的东西剥夺不了的,包括那个党。他们永远不可能彻底地把马三立的人的传统、伦理、人味去掉。他和后代的人不一样,他是一个有人味儿的人,一位民间艺术家。他永远不是一位“党国艺人”。他站在舞台的高处,聚光灯下最后说出的那段“数来宝”,听来平和,却比这段《文昭关》的激愤更为有力。马三立用这个一定会受到报应的信念,乃至可以说诅咒,彻底地控诉了五十年的迫害,和整个社会的沉沦。他书写展示的是中国的《老人与海》——具有传统信念的人,中国人,是打不倒的,征服不了的!
支持马三立走过那十九年黑暗的日子以及走过其后二十五年的是传统,是马三立幼年时、学艺时的生活观。一九七零年后的七年,尽管在农村,他依然每天坚持背诵“贯口活”。他不是为了演出,因为那时没有人想到还会有能重新上台演出那一天,他是为了他的相声和他的人生。马三立能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把世道看得很淡,真的是全因为四九年前渗透在他血液中的对人生的伦理信念——“人生在世命凭天,莫把那报应当作虚言”!所以谁又能够说,他不相信那迫害他的人一定会有报应呢!
为此,就为马三立的苦难,就为他一生坚持的信念,父母是佛,以及“人生在世心不要偏,莫把那报应当作虚言”,那个迫害马三立一生的共产党就一定会灭亡!因为他们违背了人性和天良。

3.垂翼前辈,无翅后人

看纪念马三立的专片让我非常深切地感到,那个瘦得如秫秸般的老人,只会说相声的老人,远比共产党强大,因为它不需要权力和虚张声势就能够吸引你,打动你,因为无论共产党的如何涂抹他,你发现只要是介绍马三立,你立即就能够感到超越时代,超越职业的人性、人生的根本的东西,让你回味无穷。而这却是你看介绍其他那些当代共产党的所谓艺术名人,如张艺谋们、张火丁们所永远不会有的。因为这两代的所谓文化人、艺人,永远是假大空的屁话,毫无隽永、深远的东西、和马三立这些上一代的人相比,一言以蔽之,没味儿——没有了让艺术隽永的人高于党的人味儿!
为此,马三立先生的专片发人深思:怎么能够让你的一生,让你的生命过得更有味儿,更有意义?这是这个时代,这个社会最紧迫的问题,因为曾经存在的马三立一举手、一投足,浑身的个性让我们痛切地感到,我们的语言、审美趣味,我们的个性竟然如此贫乏,我们活着竟然如此没味儿!他对生活的看法,让我们直接感到,我们缺乏的是人味儿,让我们清楚地看到,我们没有他的前三十五年,我们缺失的太多了!
马三立前辈的儿子,马志存一句话打在我的内心深处,让我感悟很深。他在谈到相声的“贯口活”的时候,说那只有从小练习记忆才行。四十几岁后,背的再熟,也不敢上场使用。不能够做到张嘴就来,如果还要用脑子想词,那就一定会有一种恐惧,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忘记,而儿时的记忆却是张嘴后,嘴带着脑子走。
这个简单的道理,我真的体会很深,更痛感共产党给我们这一代人带来的根本性的毁灭,不仅在政治上,而且在生活和做人的一切方面。
这两年来,为了补上幼年教育的缺失,我再次反复补课背诵了近百首古典诗文。为了记熟几乎每天晚上睡觉时我都复颂一些。可隔一段就可能一下子某句断了。只有或者从头再通背,寻找这句的通路,或者暂时不想,等它一会儿自己回来。由此痛彻地感到做人童子功之重要,深知童年你失去的不仅是人性,也包括最根本的,你可能获得的感知和表达人生的技能。就为此,听马三立相声,单只他的“贯口活”,就能够让时下清华、北大国学院的教授们汗颜,让我们这代的所谓知识精英羞愧,让我们对这两代人一生所失去的人的内容,更加疼痛。
看介绍马三立先生的专片,让我感到锥心裂肺,我们这两代人不仅失去了人味儿,而且失去了感知这种问题的能力,甚至最为严重的是,失去了让自己知道自己不足的能力,羞愧的能力。而恰好就在这点上,马三立先生告诉我们,这种能力说来是十分简单的,那就是做人的虔诚、谦虚,对生命的虔诚、谦虚。
一部介绍马三立先生的专片,一位一生滚爬于社会底层的艺人,处处闪烁的是虔诚和谦虚,用马三立先生自己的话说,知道自己是吃几碗干饭的!这说来简单,当代中国知识精英竟有几人知道自己是吃几碗干饭的?
无论什么种类的艺术,都需要最扎实的功力。由于它和人紧密相连,因此这个艺术也和生命的特点紧密相连,没了童子功,你就永远不会成为艺术大“家”!大约二十年前,我写过一篇“当代中国无大师”,历经二十年风雨,面对马三立先生,我更加坚持这个观点。因为无论你获得或者骗取多少名誉地位、多少奖项,你就是得了所谓诺贝尔奖,如果你在幼年没练习过“贯口活”,没有过扎实、真实的童子功,你这一生能够做到的最大成就一定只是:知道自己的这个不足,而悄悄地扬长避短。而如果你不自知、张扬,自以为有马三立先生那样的功力,那你一定是自欺欺人!
正因为此,马三立的专片介绍让尚存感觉的人感到无比残酷,因为它清楚地让人看到,那个“党”,老大哥彻底毁灭了的两代人的童子功,是无法弥补的毁灭。而一切艺术形式,思想学术,各行各业各类作品,如果你没有童子功,你走得越深,感受就会越痛切。因为人生的内容,人性的展示,思想学术的建筑是不能够用意识形态的大话来代替的,一分功力,一分成就,一寸童功、一级楼台,斯是人生,如此而已,岂能自欺!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是陈子昂无法理解的悲哀!
大约正因为此,昨日看了马三立先生专片,两日来那瘦瘠的马三立大师,一直在脑海萦绕。一个来自下层的艺术、艺术家竟然有如此的魅力,如此的让你心神动荡,这让我再次体会到,艺术、文化之魅力在于人性。
人性,人生及其产生的艺术,不只是纵欲——声色犬马的物质放纵和刺激,还有更为隽永的伦理情感,意境、梦境,还有那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的精神神韵。就为此,那看来、听来下里巴人的马三立的相声,马三立的人生专片让你看了,绕梁三日、自省省世、不能自拔……。

2016.9.3 德国·埃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