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28日 星期二

为《八九民运史》(陈小雅著)所写的“序言”(1994旧作)


小雅女士嘱我在《八九民运史》出版时为此书写一个序言,而且希望提出最尖锐的批评。这是一项很难完成的工作,因为一旦进入专门的领域,要做出一些扎实的,经过反复推敲的批评需要时间和功力。它和风花雪月的文思,海阔天空的闲谈,酒后茶余的调侃,完全是两回事。作为一个在大陆封闭环境中成长的知识分子,当我反叛出那个思想藩篱之后,回头看以前的文章,剖析自己,深感脸红,写得东西总有那个社会的痕迹。因此,更不敢随便写东西。
文章中的什么是那个社会的痕迹?就是那种在哲学中杂七杂八地扯进文学,在文学中张冠李戴地塞进哲学,从古希腊谈到中国当代,把各种在那个封闭的社会的门缝中刚看到的概念,还没有理解就似是而非迫不及待地堆出来。因为不深刻,所以用所谓的慷慨激昂来弥补。为什么会如此?是因为极权社会的完全意识形态化。写文章的目的不是要研究谈清问题,而总是在文章之外,为政治,为现实服务。因此自然会有虚张声势的特点,题目越谈越大,语言越用越空,感受越来越假,到头来“假作真来真亦假”。现在在大陆知识分子中,反而求“真”要受到怀疑,力图用学术标准谈问题要受到指责了,据说是你超出了现实历史条件考虑问题。二十年来我一直是在这种双向怀疑与指责的挤压下成长的,即我对自己的怀疑和指责越深,我所受到的“外界”的怀疑和指责也越强烈。多年来的确有时感到很孤独,但是每当我走出大陆知识分子和所谓“汉学”那个小的“外界”,看到世界及其汗牛充栋的书刊杂志,则深感自己不过是置身于这个大潮中的一个稚童而已,早晚有一天中国会象东欧一样进入世界。
所以小雅女士的要求我是很难达到的。虽然如此,但是由于此书的内容和问题都是我非常关心的,所以还是想借她赐给机会重新强调一下那些问题。
早在八七年我就在许良英先生那里听到过陈小雅女士的名字,知道她对那些依附共产党权力集团的学界风派人物很有自己的看法。我从来对那些在共产党集团边缘活跃的北京学界的一些半瓶醋不以为然,所以只是感到她说了一个简单的真理,ABC而已,没有往心里去。945月,去国六年,第一次回北京探亲,很想多了解一些北京知识分子的情况,于是冒然给她打了一个电话,从此认识陈小雅女士。那时她刚刚完成《八九民运史》不久。我自己从来对共产党社会的名人既感怀疑,也不注意。因此只是在此后才从别的朋友处得知,小雅女士在八十年代中期后就已经是北京城著名的女记者,出版过《摇篮与墓地─严复的思想与道路》一书,并且是北京几位活跃的著名女性之一。

2020年1月21日 星期二

民主問題在歐洲思想史中的演變—希臘民主、羅馬化民主和現代民主(下)

——對於五四質疑一文的補充說明

三.對民主問題演變的思想及學術探究

為什麼這問題在學術上困惑了我幾乎十幾年?
究竟我是如何在對於極權主義、意識形態問題、世俗宗教問題的思想及歷史研究中,逐漸認識到作為方法還是意識形態,還是價值問題的民主的具體的不同之處的?

到二〇一二年我寫“为什么唯物主义对社会和个人是毁灭性的”一文時,我還只是遵循波普的提法。由於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在專心研究的極權主義問題中進入了了世俗宗教問題,為此,我開始在另外一個層面——文化思想和歷史層面,重新思考九十年代初期我曾經思索過的“意識形態”,ideology問題,而這就同時為我對於民主的理解帶來了新的思路。
三方面的問題研究導致我最後準確地認識到許良英先生——這批二十世紀上半葉出生的、終生的馬列主義意識形態化的知識分子、共產黨人,他們所談的“民主”是一種“意識形態”,既不是希臘式的民主更不是現代民主,而是羅馬化的民主:
第一,是對於意識形態問題的理解及研究;
第二,關於近代政教分離后的關於民主與極權的歷史研究,以及關於法國大革命中出現的Totalitarian democracy,譯成中文的所謂民主集中制,極權性民主的研究。
第三,就是對於“浪漫主義”,即我現在說的Romantik,羅馬化的重新理解及翻譯的辨析研究。
這三方面當然又是相輔相成、互相關聯的。

1.意識形態的產生與民主問題的變質

民主問題在歐洲思想史中的演變—希臘民主、羅馬化民主和現代民主(上)

——對於五四質疑一文的補充說明
本文綱要:
本文從筆者自己的思想經歷及對極權主義的研究中描述解釋了“民主”概念在歐洲文化思想史上的變化:
1.來自古希臘的民主是一種在循環論思想基礎上的方法。
2.來自十八世紀下半葉對抗文藝復興、啟蒙運動帶來的政教分離的羅馬化運動的“羅馬化民主”,即“意識形態性的民主”,把民主變成了一種意識形態、一種宗教性口號,從而成為一些人及群體絕對的“宗教性”的“權力要求”工具。
3.針對羅馬化運動在二十世紀帶來的災難的教訓,當代啟蒙思想的繼承人,自由主義者,如德國的布拉赫教授明確地提出民主是一種普世價值,一種任何權力、任何藉口都不能夠觸動的個人的普世價值。
本文共分四部分:
一.我對五四問題的思索;
二.現實困惑及思想悖謬:
1.最初的困惑:民主與專斷;
2.方法、基本權利還是佈道口號、政治工具
三.對民主問題演變的思想及學術探究:
1.意識形態的產生與民主問題的變質;
2.從希臘民主到羅馬化民主:
A.塔爾蒙對極權性民主的研究;BRomantik,羅馬化運動和民主上帝;C.世俗宗教化的民主
3.當代啟蒙思想對於羅馬化的反彈:從羅馬化的民主到作為普世價值的民主
A.在民主問題上羅馬化與希臘化的啟蒙思想的對抗;B.布拉赫教授對於魏瑪共和國民主制的失敗的考察;C.民主價值是一切真正現代性的制度賴以存在的基石:
4.關於直接民主制的探討性看法
四.民主問題變遷的歷史性啟示

2020年1月16日 星期四

新文章預告:“民主問題在歐洲思想史中的演變——希臘民主、羅馬化民主和現代民主”

即將發表關於民主問題的新文章,“民主問題在歐洲思想史中的演變——希臘民主、羅馬化民主和現代民主”。
本文從筆者自己的思想經歷及對極權主義的研究中解釋“民主”這個概念在歐洲文化思想史上的變化:
1.來自古希臘的民主是一種在循環論思想基礎上的方法。
2.來自十八世紀下半葉對抗文藝復興、啟蒙運動帶來的政教分離的羅馬化運動的“羅馬化民主”,即“意識形態性的民主”,把民主變成了一種意識形態、一種宗教性口號,從而成為一些人及群體絕對的“宗教性”的“權力要求”工具。
3.針對羅馬化運動在二十世紀帶來的災難的教訓,當代啟蒙思想的繼承人,自由主義者,如德國的布拉赫教授明確地提出民主是一種普世價值,一種任何權力、任何藉口都不能夠觸動的個人的普世價值。
羅馬化民主,即把民主作為意識形態最典型的例子是共產黨,第二個例子就是臺灣的民進黨。其典型的特點是,第一,民進黨以民主的代表自居,要消滅反對黨國民黨;第二,操縱意識形態,以民眾及國家的代表自居,第三,是修法,以及利用國家機器限制言論自由,民眾的民主權利,以及其它政治黨團的影響。第四,無視民眾最直接的民主權利的行使——公投。
這四點究其根本就是操縱國家機器,把國家黨國化、把社會意識形態化。

本文將會在近期內首先在博客及臉書發表,敬請友人關注。

2020年1月13日 星期一

中原得鹿不由人——再發“黃鐘大呂銅琵琶——韓國瑜演講贊” 按

悲劇、悲劇英雄,也是人生戲劇的一部分,並且幾乎可說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從韓國瑜選高雄市長,一八年十一月二十四號唱票的時候,我就擔心他的命運——選到那個份上,如果輸了是大悲劇!不想他竟然過去!而且自此一連過了三個坡,翻上三層天,但是,卻出人意料地在最後嘩然一聲,無預警地結束在一個天塌地陷的悲劇中!
……
在這個意義上,真可謂成為人間最偉大、最慘烈的殉道者!
……
他最後譜出的竟然是柴可夫斯基的第六——悲愴!
……
下國臥龍空寤主,中原得鹿不由人!
歷史並沒有結束,人生、人世的戲劇也沒有結束!誰能夠想到八九年柏林墻的倒塌呢?在選舉的最後關頭,韓國瑜、李佳芬多次呼出,人在做、天在看,舉頭三尺有神明!
就是你不相信有神明,那人間人群的衝擊澎湃,至少五百八十萬人的匯集的激浪,也不可能輕易消失!
在這個關頭最需要想到的就是華人的文化,相信它的根基,一定不會讓黨國化、文青化、紅衛兵化的意識形態徹底摧毀。
認識、體認到自己文化及精神根源的臺灣人,我告訴你們,我這個來自大陸、從當年紅衛兵泥塘中爬出來、流亡德國三十年的學者,今天返回傳統,對你們的認同說明:你們的今天已經再次種下了政治、文化的種子,未來一定會成林!
因為你們種下的是人性、倫理,延續的是五千年的文化歷史!
因為我不相信,二百年前產生的西方的意識形態化、撕裂族群及社會的世俗基督教化的潮流,能夠比它在上一個百年,二十世紀的存在更有力、更持久!

(註:我從一八年十一月以來寫作發表了十餘篇有關韓國瑜及臺灣選舉看法的文章,概括談了對共產黨、對民進黨等的看法。這些文字透視了民進黨的政治本質,臺灣社會的危險,但是遺憾沒有產生應有的影響。現在韓國瑜的失敗更證明了我的這些看法。有願意探討的,可以在我的這個博客中尋找閱讀。我自己也會繼續研究當代文化思想及民主問題,民進黨和國民黨問題、中國問題,繼續和大家交流。)

鏈接:黃鐘大呂銅琵琶:http://zhongweiguang.blogspot.com/2020/01/blog-post.html

2020年1月5日 星期日

黃鐘大呂銅琵琶 ——韓國瑜演講贊

1.
清趙翼論詩有名句: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雖然如是,但是各朝各代,各種不同環境出來的人才顯現的形式卻是截然不同。
人才出在深山還是京都,名門還是寒舍,江南還是塞北,秦漢還是明清,最後展現自己才能的形式,文采風流各不同。
在漢高祖劉邦,雖然沒有在運籌帷幄上顯示出張良陳平之智,沒有文王仲尼之著,但是一曲“大風起兮雲飛揚”卻名垂古詩源,氣勢無過其右者。
在宋開國者,那一條哨棒打天下的趙匡胤,當然胸中溝壑亦非凡人可比,更遑論其文了。半首“未離海底千山墨,才到中天萬國明”,千古閃爍,能續後兩句者,自然也只有魂魄有波濤之人。
果然如此,有明朝的開山之帝朱元璋奉獻出如此的豪言壯語:“恒持此志成永志,百戰問鼎開太平”!
這些文字雖然不如李白杜甫、韓愈蘇軾,也不如曹孟德的“對酒當歌”,但是卻都是別具一格、氣勢磅礴,誰都不能說它們不是彪炳之文,更不能說它們“粗俗”。
英雄載氣、豪情滿懷!
然而英雄們抒發胸中抱負、滿腔熱血,卻並非只有詩詞歌賦,他的才能、他的壯志會以不同形式,在需要的場合、必要的場所爆發,聯結大地蒼天、灌注給眾生。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頂天立地、氣貫長虹!

2.
在這個意義上,韓國瑜的每次造勢,每次演講,都是他的宴饗,都激發他直書胸懷,呼天搶地。
——那是他的詩歌,那是屬於他的文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