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王凌兄西去
(由原來打油修訂為律詩)
海天愁思正茫茫——一〇年在滑铁卢古战场 |
![]() |
一生的知己、知音 |
清華北側苑林東,
水墨新描稻澤中;
同學少年紅厦裏;
窮途篳路夢魂通;
曾經述古西吾行,
更有豪歌海角逢;
半世深情從此斷,
別離縱橫淚迴風。
註:
1.我和王凌分别于一九六一年和六三年考入清华附中初中部,我六四年考入本校高中、六五年遴選到大學預科,文革中是同一派,六八年底、六九年四月分别去山西和吉林插队,他九三年和一零年分别在我德国家中住过一个月和兩周,交往一生。
2.苑林:指圓明園。
3.首聯:當年1961年清華附中的標誌性六層教學樓,建立在稻田深處,村落之鄰,清華之北,圓明以東。
4.頷聯:紅廈,雙義,一为清华附中建于六零年,竣工于六一年的六层紅色“教学楼”。那时这所楼的设计及设备远远领先于北京市的其它中学,是清華附中的標誌性建築。另亦指紅色社會。
5.頸聯:1968年底和1973年夏我曾經兩次到高王凌插隊的山西太谷及西吾遊玩。1993,2010他則兩次到我在德國的居住城市埃森造訪。
6.尾聯:迴風,旋風。文選·古詩十九首·東城高且長:迴風動地起,秋草萋已綠。也作“回風”。
原稿打油詩2018.08.29,2023.8.21修訂為律詩
附:2018年8月,王凌駕鶴西去,之所以寫了首打油詩悼王凌,是因沒努力過,沒能力,卻有此心、此感、此情,非入傳統文字及詩范不足以表達。寫了打油卻成為心頭疼。2020年網上對對,臺灣友人汪誕平先生要給我郵寄關於詩韻的書。這讓我誠惶誠恐,上網查,才知有搜韻等詩詞網頁,有了努力依據,始學寫詩。據此,我是網路產物——網路詩人。
我一直認為詩詞文賦是中文文字藝術、代表一個人的文化及精神修養。而自謝靈運沈約之後,寫中文沒有平仄對仗音韻及句式講究,可以寫,但要自知不是好的中文文字,要自知教養不足。據此,大洋國讓我的教養到晚年才及格。
據此,不能利用網路條件提高是一大損失;我要感謝命運——天助我有了寫詩的可能,讓我了了此生之一願。
我阅读过你的许多文章,对我有很大的启发。我现在想请你写一篇关于 “什么是政治” 为题目的文章,在你的这个博客上发布,谢谢。为什么我希望你能发布一篇“什么是政治” 这样的文章,因为到目前为止我见的这个题目的文章几乎没有一篇是让我感到满意。祝你一切都好。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