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2日 星期六

周正榮 馬鞍山(片段)



千古絕唱馬鞍山,
空谷足音周正榮
周先生把一個文人對於精神的追求、知音的尋求徹底地唱絕了!他不僅是在唱、唸,而且在一舉手、一投足,一個眼神,一個轉身上,處處滲透了中國傳統獨具的書卷氣,中國文人所特有的儒雅敦厚,以及貫穿心神的感情!它讓我無法相信,周先生以及我的忘年交老友馬元德先生會在這個宇宙中不再存在;讓我感到,可能他們只是不在這個世上而已……不然怎麼能夠在俞伯牙辭世的兩千年後,會有周正榮先生!(2019.6.19)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他一生最後的二十年,他和胡少安,是當代老生的頂峰。周先生獨特的韻味,即他竟然能夠把自己的弱點,嗓音窄弱,和周信芳先生一樣化成自己的優點、特點,讓別人無法企及,望而生嘆,真的是藝術和修養的神奇魅力,人生的魅力。

而這就告訴我們,活著就要好好地活,縱然有再大的困苦,也要活出點味兒來!一息尚存,就是苦也苦出自己的味兒來!

附:近幾年來在YouTube上聽這個唱段時的隨感:

2015.
有些人的东西听过一遍就过去了,但是这还是好的。因为时下更多的唱段是听过一遍就再也不想听了,更有一些是一遍都不能完整听完,让人感到无法容忍。而周先生的唱段之深厚,之隽永,一遍就让你无法自拔。唱段结束了,余音却似乎不止是在你的心中,而是在整个身体中依然徘徊不去。再次感谢上传者。有如此一些录像留下,让周先生的艺术没有随风而去,是所幸也!仅此一段说周先生的艺术千古留芳就不为过!

尽管感觉是先天的,但是同时也有后天的修炼。好像一个有体育才能的人,如果没有过训练也不可能打出好球。如果我们已经无法感知到前人的好处,那我们这个时代就一定出了问题。
今天对比周正荣和张学津的唱段,怎么听都觉得差别非常大,到底问题出在哪儿?赛球回来路上,一直琢磨,却不得其解。及至到家再连听带看了一遍这周先生的《马鞍山》,突然觉悟,原来是审美口味,美学观念二人已经大不相同。那位张学津的审美已经处处渗透了样板戏,唱红了他的“癞子啊”的唱法。所以样板戏的影响绝非八个剧,而是在根本的美学观上,根本的文化教养上。

不觉又来听了一遍周先生的这个片段。还是无法自拔。这八分钟的录像,周先生唱念做无一不炉火纯青……由是,才更知道周先生驾鹤西去,人世间留下的是何等空虚、惆怅。

让我产生这个想法的是,由这个录像我看到:周先生站在那里的形状,一举手,一投足,都让人感到这就是伯牙。由于这个录像很清晰,我得以仔细观察了周先生的眉目的表现。包括眼角的运动,眼神的投放,乃至什么时候睁眼,什么时候垂目,真的是到家之极。这种感觉在看马连良先生留下的影片的时候也有。也就是这个感觉让我感到居然有人能够想出“音配像”这种误导且对京剧有毁灭性影响的主意。这李木匠到底不如老毛,老毛们在七六年还选了一些活着的演员紧急拍了一些老戏的电影。老毛们没搞音配像,单就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共产党人也是一代不如一代。
我认为如果李瑞环让活着的人直接录像,那么就应该感谢他了,这虽然差别看来似乎不大,但是这个差别显示出的是对京剧的根本理解。

2016
去年今日,忘年交老友马元德先生驾鹤西去,不觉一年,忆来心痛,唯周先生的马鞍山心头徘徊,再听,再思,再念,周先生让我情有所系,思有所托!周先生艺术之深邃,之洞穿古今,叫我如何不景仰!
“春风满面皆朋友,要会知音难上难”(剧尾念白),到何处再寻周先生的艺术,到何时再有周先生的仙音!

2017
就这七分钟的录像说周先生空前绝后,绝不为过!绝不为过!!我之所以再次强调录像,是因为这个录像的做,完全是伯牙再世,这个修养,这个气韵,得之谈何容易,后辈演员如何能够再现。这个录像也让人认识到,京剧中的做如何能够忽视,音配像,比给断臂的维纳斯接上胳膊还要愚蠢荒谬百倍!真的是只有共产党社会能够发生这种事情。

不知道这个录像是哪年录制的?对比楼主刚刚上传的八二年的《四郎探母》,更感到这个录像可说是周先生的巅峰之作,无论念白还是唱、做都满宫满调、见心见性、气定神闲、可谓炉火纯青。这个录像让后人再也无法唱《马鞍山》了。……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这就是艺术追求到一定高度和深度的魅力和威力啊!!

答樓主
音配像問題不僅牽扯對京劇的理解問題,而且也牽扯到對一個社會政治干預藝術及人們精神到何種程度問題,更牽扯到這樣一個“產品”對後世的影響。
我想我只能稱它是產品,因為它不是藝術,而傳統京劇卻不是產品,是藝術,儘管曾經是市井藝術。
即以周先生這個馬鞍山為例,您可以閉著眼睛想一想,如果沒有這個錄像,音配像,您能夠想像出來會成為什麽。……“才知道鐘賢弟下世去了”,那句唱的同時那兩下手勢和眼神,根本無法模仿,除了周先生換了誰來如此模仿都只是變味,或者醜陋。
京劇是人授人,人演人,神演人,音配像根本就是在美學上,基本精神上的那種文化革命的繼續。我們認為,直接錄製那些演員自己的演出就不但好,而且非常好,不僅省錢,而且效果一定積極,並且還留下充分的想像和學習的渴望。爲什麽不能如此,爲什麽人們沒有感到不如此,即配像之不可行?我想你看看齊如山對京劇的理解就更清楚了。
至於音配像帶來的好處,是因為由於這個政治上對藝術的誤解,我們一下子可以很容易地瞭解到、聽到老唱片,知道老演員,知道天外有天了。而有了這個,誰若是跟著推崇,那恰恰是推崇了它錯誤的基礎。所以它的第二個好處就是讓我們可以提出這個問題,繼續追蹤探問京劇的根本在哪裡,繼之揭示音配像之荒謬。如果不這樣做,那不僅這點好處很快就會隨風而散,而且根本就是以訛傳訛,以醜為美了。
這個討論牽扯到根本的問題,周先生被稱為戲瘋子,以及他最後到達那種修養高度,都是對京劇的理解,對藝術的理解所致。不向流俗和變味媚俗有任何妥協!真的可惜,他們帶到了台灣,可居然要尋找,才會知道現在留在了台灣何處。而這是一種地道的中國文化精神。或許王安祈教授能夠回答我的這個問題。
youtube上有近兩年北京一位名叫張衛東的對京劇和昆曲藝術的討論,很到家。六八年生人的張衛東,竟然有如此感覺,讓人敬佩。中原文化還是中原文化啊,那根基到底不同,如此地覆天翻的災難后,還有這樣的人,不由人不信,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附:张卫东谈时下大陆京剧现状链接:

再與樓主討論音配像問題:
大約您還是沒有完全理解我對于音配像的反對看法的基礎。我,一個被共産黨封鎖了半個世紀的知識人,京劇愛好者,到二零零七年才在在網上第一次聽到周正榮先生的唱段,其心疼,伴隨進入京劇越深就越痛。如果沒有網絡,可能此生就無這個可能了。我幷且由此感到,如果經過了這個歷史和這個社會,而沒有痛的人,大約對藝術的很多東西也都不會有所感了。
對于音配像,對于張學津和胡少安老師學馬的區別,我沒有你的幸運,能够在胡先生的身旁,耳濡目染過。我都是聽、看,琢磨前輩們的演出和言論慢慢體會的,如這個錄像以及采訪周正榮先生的那個錄像,說它們滋潤了我的精神毫不爲過。
老演員們給自己配像和流行的、一般人們理解的音配像當然是兩回事。而且不要說老演員給自己配像,我對音配像的反感及認識的深化甚至都可說是聽了李薔華老師講解,演示程硯秋大師四六年錄音的時候才體會到的。李先生和所謂四小程們對于京劇的理解是廻然不同的。
爲此,您是和胡少安老師及周正榮先生有過接觸的人,您可以閉著眼睛想像一下,如果他們地下有知,會對音配像,而且更爲甚的讓一個不曾見過他們演出的人配像如何看?我對音配像的反對和厭惡,正是起于這個閉眼反思。
其二,我讀齊如山對京劇的看法,看到齊如山先生甚至對排成電影持懷疑態度,而與此同時他甚至對梅蘭芳對京劇的深層理解,也有所保留的。而齊先生的這些看法都是出于最根本的藝術的基礎,美學基礎,最深層的對藝術的看法。所以在齊先生對京劇的深刻理解基礎上,讓我更進一步感到,音配像可以說是二次文化大革命。一門藝術或者學問最根本的捍衛是對基礎的保護,而不是對枝節的呵護。而音配像如京劇革命,樣板戲一樣正是觸及了京劇的根基。所以我對音配像看法的更深的一個重要的堅持出于:當我不僅閉眼思考胡紹安先生、周正榮先生,而且閉眼想到齊如山先生會如何看後,就决心出來多言幾句。我覺得多言幾句,後人就可能直接從這裏出發。因爲我自己就是由于齊先生留下的文字才豁然開朗的。
其三,最近看了大陸六八年生的張衛東的一些對于傳統京劇的看法。本來我是寄希望于兩岸對于各類文化問題的明顯的不一樣的味道,不僅對大陸文化人,而且尤其對于臺灣的受過正常教育的人,在開放後,能够互相接觸對比到時,能够一下子感到不同,而帶來一種齊如山和周正榮先生那樣的討論和追求的繼續,一種氣象。可真的是沒有想到的是,你們對大陸的“异”,感到的是好奇和善意的理解。而這讓張衛東及我這樣的——作爲灾難經歷了這些的人所不解。因爲,實際上無論是周正榮和吳興國的决裂衝突,還是半個世紀前齊如山等前輩的看法,都早已經揭示了這些東西的毀滅性作用。而我們現在却由于封閉和沒有接觸到這些前輩,只好在黑暗中長期摸索,而再次重複了前輩的一些看法而已。這其實都是一二三的問題,如譚元壽先生,儘管大陸的氣氛無法說實話,可他還是說了“樣板戲不是傳統京劇”。
張衛東說,不要進劇院看京劇,因爲那些六十歲一下的人都是唱樣板戲出身,只知道樣板戲唱法,這說的對極了!您以爲他們唱的是京劇嗎?您以爲那些唱樣板戲出身,只知道樣板戲的人來配像是救京劇嗎?他們唱的是京劇曲調的革命歌曲,是一種新型的活報劇!
在我對比了聽了葉複潤先生的《四郎探母》、《烏龍院》後,就更堅定了我的看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